午后的南陽高新區,陽光灑滿整潔的街巷,墻面上的文明標語與錯落的屋舍相映成趣,社區里老老少少圍坐在一起,你一言我一語地閑聊……近年來,高新區以移風易俗為筆,以黨建引領、群眾參與為墨,在這片土地上繪就陳規陋習退場、文明新風拂面的生動圖景。
黨建領航 黨群同心樹新風
“黨員帶頭做,咱們心里就有底!”這是高新區居民常掛在嘴邊的話。當地把黨建引領作為移風易俗的“方向盤”,由黨總支書記牽頭,組建一支由“兩委”干部、熱心“五老”(老黨員、老干部、老專家、老教師、老模范)和“兩代表一委員”組成的“聽事”專班,扎根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,把政策宣講變成居民家門口的“家常課”。
黨員干部先做“排頭兵”,主題黨日活動上,一個個鮮活案例剖析得入情入理;嚴格執行婚喪喜慶事宜登記報告制度,殯葬改革中“厚養薄葬”的理念像春風一樣吹進家家戶戶。從街頭巷尾的環境整治到鄰里之間文明相處,黨建與鄉村治理深度融合,讓鄉村治理有了長久的“精氣神”。
群眾聚力 春風化雨潤心田
“以前辦喜事要擺幾十桌,現在紅白理事會幫著張羅,省錢又體面!”說起村里的變化,居民們臉上笑開了花。高新區讓“一約四會”(村規民約、村民議事會、道德評議會、紅白理事會、禁毒禁賭會)真正“活”起來,志愿者們揣著宣傳冊走家串戶,把移風易俗的道理講到居民心坎里。
移風易俗主題會上,大家爭相曬出自家“婚事新辦”“喪事簡辦”的故事;議事桌前,你提建議我補想法,村規民約越改越貼心。從抵制鋪張浪費到反對封建迷信,從拒絕人情攀比到倡導厚養薄葬,居民們主動當起文明新風的“踐行者”“監督員”。
實踐為媒 移風易俗煥新顏
“清明獻花寄哀思,環保又文明”“春節拜年送祝福,不比排場比真情”……在高新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這樣的文明理念處處可見。每逢春節、清明、端午等傳統節日,文明祭祀、家風故事會、鄰里互助大集等活動熱熱鬧鬧開起來,志愿者、黨員干部、年輕人忙前忙后,宣傳單頁遞到手里,貼心話語說到心里,“婚事新辦、喜事簡辦、健康生活”的理念漸漸入腦入心。
老黨員在宣講臺上用“鄉音”傳“黨音”,家常話里藏著大道理;微信群里,文明小故事天天更新,正能量越聚越足;電影放映前,移風易俗短片循環播放,潛移默化中改變著大家的想法。居民們在參與中受感染,在體驗中變觀念,科學文明、勤儉節約的生活方式慢慢成了村里的“新潮流”。
如今的南陽高新區,陳規陋習的影子淡了,文明新風的氣息濃了;鄰里間的矛盾少了,互幫互助的暖心事多了。在這里,文明正在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習慣、一種發自內心的追求。